Soha Jin 发布的文章


2024爱人爱事


2024 新年快乐!标题是我对于自己在新的一年的希望:能够多爱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各种事。(谐音梗扣钱!)

刚刚过去的 2023 让我感到有些疲倦,不知道是不是躺了三年之后突然动起来的不适应,还是作为 i 人消耗了过多的社交能量,这我就不知道了。高中毕业后只过了一年就来到了新冠时代,其实我不了解在“正常情况下”我应该是怎样的感觉,但是 2023 过得经常觉得身体被掏空。说到身体被掏空,今年发了两次烧。9 月底在杭州得了新冠,12 月底又在北京得了甲流。可能是因为去年年底刚新冠过,9 月那次新冠很快就好了。但是甲流体验了新冠类似的病程:烧了两天,然后低烧一天才好,但咳嗽依旧。不过,相对于 2022 一年,离开了防疫政策的不确定性,离开了两三天一次的“通行证”续期,总是好的。

2023 作为后新冠时代的第一年,我去了很多地方玩。光是 4 月就去了苏州、香港、南京等地,后面还去了济南、北京、天津等地,见识到了一些不同的人文景观,见了不少许久没见的朋友,也到处吃了些美食。来来去去一共在 9 卷 135 胶卷上留下了记忆,尽管好看的没几张。这一年还是没有出过国,不知道 2024 年的情况有没有不同。

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境外的高水平艺术团们也都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中国观众身边。今年我有幸欣赏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华沙爱乐乐团以及亚历山大·罗曼诺夫斯基带来的数场听觉盛宴。为了陪伴数位朋友圆梦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现场,我今年观看的彩虹现场数量也高达 4 场。

我在进一步提升嗖蛤网内服务的全面自主不可控程度、建设邮局的时候,为 rspamd 新增了一个 feature。同样是在办网的时候,我发现了 BIRD 中 OSPF 的实现的一个小 bug,和我院万呆呆同志研究确认后也提交了 patch。这俩是我过去一年在开源方面的贡献。其他的,就还是专有软件的普通工作为主,毕竟是工作内容。

这一年的拖延症情况比前一年好点,但没好多少。还是有一些事情正在拖,当然拖了的都不算是太要紧的事情,但确实维持那些工作的动力不是很强。前段时间感觉互联网上一片网友都在确诊 ADHD,开始吃精品神药按照网上的说法,我也是有点相似“症状”的。不过感觉自己的状态还算良好,并没达到那种地步。无论如何,自己还是需要往合理安排时间方向努力。这里的努力是指旅游、看剧、打电动等与计算机方面工作之间的平衡,不能说劳逸结合,因为很多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对我来说也属于“逸”的部分。

这一年是第七年参与 FRC,但现在已经是一个高中毕业五年、看着年轻人感叹后生可畏的老年人了。这个比赛因为政策(教育部、新冠)失去了五年。没了本土赛区,赴外参赛的难度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资金方面都会大很多,因此很多队伍就这么放弃了。当初两年正赛的六七十支中国队伍,到 2023 年季后赛只剩下了二十来支,实在是可惜。期待中国正赛能够尽快回归,能够看到更多中国队伍出现在世界舞台。

在 2023 发表的总结中,我提到刚过去的一年是我接触计算机二十周年,会有一些怀念的内容发布出来。确实有一篇名为《网龄二十岁》的文章还躺在草稿箱里,十二月开始写,而我现在只写完了三分之一。不能鸽了!再鸽就二十一了!赶紧得写完了!除此之外,我在这一年倒确实研究了一些怀旧的玩意儿,比如一些小时候玩过的硬软件,比如在一些老设备上使用新技术,比如之前发过博文的有关于当年在 MS-DOS 或一些终端设备上用于控制序列的 ANSI 跳脱序列等。

在这年,我通过了 FCC 规定的三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等级——Technician、General、Amateur Extra——的考试,并获得了 FCC 核发的呼号 NS0HA,也在和其他持有 FCC 许可的群友谋划在美国设置集体台的事宜。12 月在北京,我以 Volunteer Examiner 的身份监考了一场 FCC 考试。国内的呼号在这年主要还是在 10m、6m 波段监听比较多,偶尔看到稀有的、没见过的字头可能会发射一下,但也是佛系追台了。

2023 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清粥、阿珍、女儿、妹妹等家人或亲如家人,鹤子、Gogo、逐影少爷、我越、kkk、ltt、laosb、点心、twz、库老爷等朋友,cyy、万呆呆、麻田哥哥、猴哥、杰哥、曹老师、霜酱、bml、dd、吴小板、贺神、masnn、付学长、cc、樵老师、学姐等 foobar 院同事,wyy、林儿、强哥等同学,洛谷的同事们,Rongrong、蚊子、摸鱼哥、大a、托尼、赫兹等群友。非常感谢你们,也希望新的一年能继续一起走。


DOS下也要色色文字


最近一个项目需要通过 telnet 展示一些 16 色前景和背景的内容,我使用了 ANSI 转义序列(escape sequence)中的 SGR(Select Graphic Rendition,图形表现选择,CSI … m)序列来控制前景和背景色。写好测试文本后在现代终端输出上是没问题的,而当我来到 MS-DOS 6.22,才发现一切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展示出来的数据只有一部分颜色是正常的。

ANSIBlog-1.png

xterm 和 MS-DOS 对比

我是一个出生在 00 年的人,几十年前的人们对于电脑显示颜色的追求和技术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是我没经历过的。而我这里使用的 SGR 历史比较久远且现在还在广泛使用,老的资料不是很好找。下面提到的内容对于一些专家、一些古董爱好者来说可能是常识,但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发掘背后的发展历史是很有意思的,故将其整理成文。

// 点开我,里面还有许多内容!


我家踏上了信息光速路


“别人家拉宽带最多俩小时,我家拉宽带得要俩礼拜。”

“怎么有人办个宽带还得自己砸墙(实际上没砸)拉线上楼的啊。”

以上是自己和群友的吐槽,因此我专门写了篇流水账记录下我家光改。

在 10 年前,也就是 2013 年,跟随着国务院的“宽带中国”战略(在此悼念一下提出“提速降费”的李克强总理),各大运营商都开始了光纤入户改造。这次改造的目的就是将各个小区的上联从铜线改为光纤,并尽可能实现光纤入户(FTTH)。很可惜,我所居住的小区的高层楼房在建造时并没有设置弱电井,八芯双绞网线和电话线是进线管以后直接上到每一户、而不是像强电一样跟着桥架上楼。这种情况换线不太现实,所以电信当时也只进行了光纤入楼(FTTB)改造,对当时使用 20M 速率宽带的我家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影响。

又过了两年升级成了 100M 宽带,也只是刚刚触到了电信的 FTTB 容量限制,只是无缘了之后的 200M、500M 甚至 1000M 宽带。这几年来我也多次向电信了解光改的事情,得到的答复都是“小区容量不足,不支持 100M 以上速率”。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宽带的资费每次续约都比之前便宜不少,毕竟现在 2000M 宽带都有了,我们家的速率却没有变化。

今年七月底,电信业务员突然联系我:“你们家的宽带可以升级成光宽带了,要不要办理?”我不敢相信:“是改成光纤到户吗?”等了这么多年的我十分激动,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之后,我火速订了张票准备回家,约了周六上门。但其实这次上门只是业务员上门来谈套餐,爸爸刚好不在家没法签字,而且就算签了,师傅上门还得等排期、并没有这么快,所以这次回家啥都没干成。

这次电信上门给我推销这推销那的套餐,我都是拒绝的、要求只光改(288 元调测费)。后来恰好妈妈说自己流量不太够,我在看了一圈现在运营商的套餐后,重新考虑了电信业务员的套餐。最后选定的是 500M 宽带融合套餐,可以融 3 张卡,每张 40G 通用流量,携转优惠后 85 元/月。但我们家人都是移动用户,还有个大亲情网,不方便携转。于是我给妈妈办了一张联通的新卡,并将其携转到电信,利用起了一直空闲的第二卡槽。八月我周末都有事、九月爸爸因为亚运会没空,一直到十月亚运会结束后,才正式签了合约、等我回家后约师傅上门。

第一天,电信师傅上门,说了一些东西。第一,我们小区其实容量是不够的,他得从片区光交拉一路新的过来,需要花点时间;第二,他考察了我们楼,没有弱电井、强电井,高层也没法墙外走线。所以他只能把光猫放在一楼 FTTB 的设备那边,然后继续利用开发商预埋的双绞线上楼。想不到啊想不到,我心心念念的光纤入户死在了最后 50m。说完以后,他在我家找到了楼下 FTTB 设备上对应的网线,就离开了。

// 点开我,里面还有许多内容!


从腾讯企业邮卷铺盖跑路


去年 6 月,企业微信把腾讯企业邮箱合并了,因此我的企业微信中冒出了一车企业:毕竟一个企业邮箱只能绑一个域名。问题倒是也不大,只是看着不舒服,能忍。后来企业邮箱中的所有用户都在企业微信创建了一个人员,必须绑定微信之后才能登录、修改密码。问题也不大,毕竟我该配的多少年前就配完了,我自己可能平时要用的邮箱那绑定一下本来就要用的企业微信倒也无妨,而且可以给邮件客户端生成密码甚至关掉强制微信登录,也能忍。不过从腾讯企业邮卷铺盖跑路的想法已经种下了种子,只是平时确实忙碌。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但是年初开始,QQ 告诉我,它 broke 了。老用户也不再享有 2G 的空间,而是降到 1G。(邮件类似于下面这张图,就不翻最早的了。)经过十年的积累,我已经使用了 1.1G,所以 7 月 12 日以后就收不进邮件了。删邮件是不可能删的,挑选过程很麻烦。加钱是不可能加钱的,本来功能就没很好用,和企业微信绑定后就更没有用的必要了。于是只能宣布它 broke 了,是时候 fix 了。

// 点开我,里面还有许多内容!


在90年代的笔记本上使用ChatGPT


好久没写博客了,来水一篇。昨晚在水群的时候看到 dialup.net 编写了一个 16 位 Windows 版本的 ChatGPT 客户端——WinGPT,这样 Windows 3.x 也可以使用上人工智能聊天技术了。之前还看过 Squirrel Monkey 做的整活视频《If ChatGPT were around in the 1980s...》,这次属于是成真了。

wingpt.jpg

这是怎么做到的?根据作者的介绍,他把较新的 WolfSSL 移植到了 16 位 Windows 上,这样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其接口直接处理 TLS 1.3 而不需要其他主机当代理来终结 TLS 了。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只能使用一些比较弱的加密方式,是有安全隐患的。另外,当今的 API 并不太会考虑传输内容的尺寸进行优化,JSON 的处理同样需要一些内存。在那个年代的系统上,内存的使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此 WinGPT 的单次交互内容需要尽可能小,作者就限制了输入文本的长度,也一并把上下文的发送给砍掉了。

顺便一提,这个作者在写 WinGPT 的时候,也问过 ChatGPT 怎么样来实现软件中的状态栏,但是它给了一个错误的答案。

下面则是记录一下老爷车上网开上了信息高速路,去和那“谈天吉批提”聊天的技术细节。

// 点开我,里面还有许多内容!